一、課程名稱:活動規劃與管理實踐
二、課程類型(請勾選):
第一類:□補救教學(課後輔導) 
第二類:□微課程 □多師共時跨域整合教學課程 □創意構想實體化課程 ■深碗課程
三、執行編號:F-4-7
四、依據:109-111年度高等教育深耕計畫-附冊: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深耕型-農業地方創生系統計畫,執行項目為農業地方創生。
五、目的: 讓學生在「活動規劃與管理」課程中實踐自行規劃的活動行程,並利用課餘時間進行實務型操作,獲得從做中學的經驗,加深與加廣課程的內涵與活動的意義。本課程的活動規劃以彰化縣埔鹽鄉的夕陽傳統產業進行拍攝紀錄片,並激發學生創意產生新的產業價值為主要目的。
六、時間:111年2月23日至5月25日。(詳見教學實施規劃表)
七、修讀學生數:本校學生,預計20人。
八、授課班級與課程及負責教師:四技(日)企管三甲,林慶弧。
九、校內師資/外聘師資(含業界專家)基本資料:
| 
   姓名  | 
  
   現職公司名稱  | 
  
   職稱  | 
 |
| 
   1  | 
  
   盧至倫  | 
  
   盧仔攝影工作室  | 
  
   負責人  | 
 
| 
   2  | 
  
   林慶弧  | 
  
   修平科技大學  | 
  
   副教授  | 
 
十、執行內容(此部分請第二類課程填寫)
(1)    
授課方式:本實踐課程即在「活動規劃與管理」3 學分課程外,增加2學分的深度實作課程,以成立活動規劃團隊、以埔鹽為目標場域地區,從事夕陽傳統產業的拍攝紀錄片與創意發想新產業模式。
 (A)移地教學:走訪埔鹽的傳統產業,進行手作與行銷創新的體驗,實地深度學習行銷,了解當地的人文背景與開發史蹟。
(B)深度訪談:藉由參訪體驗過程,使學生認識在地的農業與歷史人文,了解產品特色及創業歷程,以故事來行銷當地的產業。
(C)專家諮詢輔導:尋求業界專家協助,提供學生在新創事業的活動規劃與管理等相
     關經驗。
(D)小組討論:透過分組討論,進行腦力激盪,確認潛在問題、提出多元解決方案。
(E)實作成果展現:完成紀錄片拍攝與新產品的故事行銷。
(2)    
評量方式:活動討論參與投入 50%、成果作品成效 50%。
(3)    
課程設計及教學創新理念:活動規劃與管理實踐課程 2 學分,在既有活動規劃與管理 3 學分的原課程之中,挑出有意願及熱情的學生集合成 1 班,參加此選修之深度實踐課程,利用課餘時間,進入埔鹽社區進行深度學習,與學習紀錄片的拍攝與訪談技巧,學習製作傳統產業的製作後,規劃新的產品行銷策略。
十一、教學實施規劃:
| 
   單元/課程內容(主題)  | 
  
   教學創新創意實施規劃 ※第二類課程填寫  | 
  
   日期  | 
  
   時間  | 
  
   時數  | 
  
   授課老師  | 
  
   地點  | 
 |
| 
   1  | 
  
   課程說明與分組主題設定  | 
  
   埔鹽的人文歷史解說及教導如何設定農村遊程  | 
  
   2/23 (三)  | 
  
   1500-1800  | 
  
   3  | 
  
   林慶弧 *3  | 
  
   E407  | 
 
| 
   2  | 
  
   業師分享活動設計1  | 
  
   紀錄片的特色內分析  | 
  
   3/2 (三)  | 
  
   0900-1200  | 
  
   3  | 
  
   盧至倫  | 
  
   E202  | 
 
| 
   3  | 
  
   埔鹽參訪與活動行程規劃實地教學1  | 
  
   帶領「活動規劃與管理」課程學生進行移地教學,實地記錄埔鹽旅遊資源與特色  | 
  
   3/5 (六)  | 
  
   800-1200 1300-1700  | 
  
   8  | 
  
   林慶弧 *8  | 
  
   埔鹽區  | 
 
| 
   4  | 
  
   業師分享活動設計2  | 
  
   紀錄片的腳本設計  | 
  
   3/16 (三)  | 
  
   0900-1200  | 
  
   3  | 
  
   盧至倫  | 
  
   E202  | 
 
| 
   5  | 
  
   業師分享活動設計3  | 
  
   紀錄片的拍攝技巧與掌鏡  | 
  
   3/23 (三)  | 
  
   0900-1200  | 
  
   3  | 
  
   盧至倫  | 
  
   E202  | 
 
| 
   6  | 
  
   小組討論與問題解決方式教學1  | 
  
   教導如何分析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撰寫提案  | 
  
   3/23 (三)  | 
  
   1500-1800  | 
  
   3  | 
  
   林慶弧 *3  | 
  
   E407  | 
 
| 
   7  | 
  
   埔鹽參訪與活動行程規劃小組實地教學2  | 
  
   實地走訪實踐學生設定之景點,並教導學生景點選擇與內容安排  | 
  
   4/16 (六)  | 
  
   800-1200 1300-1700  | 
  
   8  | 
  
   林慶弧 *8  | 
  
   埔鹽區  | 
 
| 
   8  | 
  
   埔鹽參訪與活動行程規劃小組實地教學3  | 
  
   實地走訪實踐學生設定之景點,並教導學生景點選擇與內容安排  | 
  
   5/7 (六)  | 
  
   0800-1200 1300-1700  | 
  
   8  | 
  
   林慶弧 *8  | 
  
   埔鹽區  | 
 
| 
   9  | 
  
   業師分享活動紀錄片設計3  | 
  
   指導學生紀錄片修飾與參賽  | 
  
   5/13 (五)  | 
  
   1300-1600  | 
  
   3  | 
  
   盧至倫 *3  | 
  
   E202  | 
 
| 
   10  | 
  
   小組討論與問題解決方式教學2  | 
  
   教師針對各組所撰寫之活動規劃內容教導如何進行包裝  | 
  
   5/25 (三)  | 
  
   1500-1800  | 
  
   3  | 
  
   林慶弧 *3  | 
  
   E407  | 
 
十二、預期成效:(第二類課程,請多詳述並比較既有課程與此教學創新課程差異,以質量化成果說明)
(一)      讓參與實踐課程的學生在基本理論課程外,能夠深入訪談與紀錄埔鹽的夕陽傳統
      產業,獲得規劃設計農村旅遊的背景與行銷企劃實作機會。(質化)
(二)至少8人完成課程,獲取學分。(量化)
(三)安排學生進入場域,調查、拍攝、與撰寫至少2個紀錄片。(量化)
(四)指導至少2組學生參與農業創生競賽。(量化)
(五)整體活動滿意度預計達85%以上。(量化)
十三、活動聯絡人:管理學院企管系林慶弧 (04-24961100 轉
2100)
備註:對應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主冊執行指標C-2-6(深碗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