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名稱:弱電工程實務 二、課程類型(請勾選): 第一類:□補救教學(課後輔導) 第二類:□微課程 □多師共時跨域整合教學課程
■創意構想實體化課程 □深碗課程 三、指標編號:B3-22 四、依據:112年度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策略編號 B-3-3:問題解決創新教學,三創團隊學習運作,強化學生創新力辦理,項目為開設創意實作相關課程,將創意發想透過實作課程加以實現。 五、量化指標:當學年開設創意構想實體化單元課程班級數。 六、目的:本課程目的是讓學生獲得 “弱電工程”與 “網路佈線工程”之專業知識與實務技能,瞭解業界網路規劃設計與網路設備元件參數設定過程,並參與有線及無線網路教學模型教具實作活動。 七、時間:112年04月22日(六)至05月13日(六)下午15:30~17:50。 八、修讀學生數:本校學生,預計
38 人。 九、授課班級與課程負責教師:四技(進)電機三甲,程兆龍。 十、校內師資/外聘師資(含業界專家)基本資料:
十一、執行內容(此部分請第二類課程填寫) (一) 授課方式:上課講授,校外專家提供業界有線與無線區域網路架設及設定之經驗分享,教具實作活動。 (二) 評量方式:期中報告:30%、期末報告:30%、平時:40% (三) 課程設計及教學創新理念:本課程除了介紹 “弱電工程”相關領域與(計算機)網路佈線之專業知識之外,課程會安排校外專家-業界知名電信工程師擔任業師,介紹網路通信的發展與網路設備的功能及演進,並讓學生實際參與有線無線網路教具之開發製作活動,弱電工程的核心工程項目就是網路佈線工程,課程中設計一個網路與監視器教學模型,此教學模型分為兩個子系統,一個是透過無線路由分享器實體連接到網路交換器,再連接到終端網路設備(監視器/監視錄影主機/桌機);另一個子系統則是透過兩台無線路由分享器經由無線WiFi連接到網路交換器再接到終端網路設備
,兩台無線路由分享器皆可以支援AP作為WiFi的存取點,再與無線網路設備連結。透過實體模型可以具體模擬網路佈線工程的運作,以及小區域/家庭網路架設技術與網路設備元件設定之應用實務。 十二、教學實施規劃:
十三、預期成效:(第二類課程,請多詳述並比較既有課程與此教學創新課程差異,以質量化成果說明) 『深碗課程』與『創意構想實體化課程』執行者必填,請擇一勾選。 □期末課程成果展
■課程實作作品 □課程專題報告 (一)使參與本活動之學生獲得網路線接頭製作與網路架設之專業知識與實務技能。 (二)透過業師的經驗傳授,讓學生瞭解Cat.5e,Cat.6接頭製作與Lan區域網路架設。 (三)讓學生實際參與實作活動,將網路線接頭製作與網路架設/設定技術應用於網路教學模型的開發製作。 (四)整體活動滿意度預計達 85 % 以上。 十四、預期亮點特色:(創意構想實體化課程及深碗課程必填,將成為訪視與成果展呈現使用。例如:專 題、實體作品幾件、影片幾支、問卷結果、前後測…等) (一)本課程在校外業師教學活動部分,完成實體教具乙件。 (二)於業師跨域教學活動後,實施參與同學之滿意度問卷調查。 十五、活動聯絡人:工程學院 程兆龍 (04-24961123 轉 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