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名稱:健身讓你更有Fu 二、課程類型(請勾選): 第一類:□補救教學(課後輔導) 第二類:▓微課程
□多師共時跨域整合教學課程 □創意構想實體化課程
□深碗課程 三、指標編號:B3-10 四、依據:113年度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策略編號 B-3-2: 第二職能專長培育,產學共構合作教學,打造學生跨界力,推動「微課程」辦理,項目為開設學院特色微課程,培養學生多元知識與能力。 五、量化指標:當年微課程單元數。 六、目的:增進學生自我鍛鍊知能。開設健身 體態雕塑相關課程,藉由體適能健身基礎課程培養學生自我身體認知專業知能,培養身體鍛鍊、認識自我與改善自我等能力,使學生在體適能健身訓練過程凝聚自信心,並透過體適能健身的實務參與學習個人體態展現的重要性,以強化學生對於健康身體之觀念,促使校內學生展現強健體態。 七、時間:113年3月5日(二)至5月23日(四)下午17:00~18:00。 八、修讀學生數:本校學生,預計
10-20 人。 九、授課班級與課程負責教師:日四技(日間部),胡雲雯。 十、校內師資/外聘師資(含業界專家)基本資料:
十一、執行內容(此部分請第二類課程填寫) (一)
授課方式:器械與徒手肌力訓練應用說明(2堂)。 健身計畫擬定(2堂)。 有氧與無氧應用器械與徒手肌力訓課(16堂)。 (二) 評量方式:課堂出席率與參與度。 (三) 課程設計及教學創新理念:課程設計以器械阻力運動搭配有氧與無氧運動之肌力健身為主,針對身體主要六大肌群進行操作,透過對器械與徒手肌力訓練應用說明,與健身計畫擬定,並應用器械與徒手肌力訓練方式,進行有氧與無氧訓練之實務操作。在理論與實務中進行實踐,透過自我瞭解與實際執行,進而達到體姿修正與有效運動的目的,期間師生於課程中,針對問題即時修正,以增強學生學習自信與實際健身成效的喜悅。 十二、教學實施規劃:
十三、預期成效: (一)藉由專業教師說明各部位肌肉位置,鼓勵學生自主鍛鍊。 (二)培育學生瞭解身體各部位肌肉對身體姿態影響,因而使學生有健身行為。 (三)正確的肌力訓練與徒手肌力訓練的擬定與應用。 (四)透過課程參與,使學生對身體肌肉結構的認識進而養成健身習慣。 (五)整體活動滿意度預計達 85 % 以上。 十四、預期亮點特色: (一)進行前測、後測 (二)問卷結果 十五、活動聯絡人:體育中心 胡雲雯 (04-24961100 轉 6800) |